第七十章欺负狠了-《重生东瀛证真君》


    第(2/3)页

    数千个夜晚,独自舔舐伤口,品味寂寞。

    没有朋友,没有娱乐,与她为伴的,仅有剑道。

    学会将剑当成朋友,为求胜负,不断磨砺。

    叫过苦,没有人听。

    魂淡一样的父亲,总是传授那一套“大人的规则”,自以为为自己好,只会冷着脸逼小女孩练剑。

    剑道并非什么风雅之物。

    一切风花雪月,凄美故事,统统是不明真相的外行,加诸于其上,毫无意义的想象而已。

    举起剑,无非杀人,或者被杀。

    没有人想被杀,剑道就是为杀人而设。

    “兵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只是唐土的说法。

    说到底,上升到哲学范围的剑道,根本就是信仰了,不符合客观规律。

    战阵之上,只能凭手中剑,博取生机而已。

    死掉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

    正如白头鹰国有一句话说得好“死掉的某种人,才是好的某种人”。

    心中瞬间转过这许多念头,紧接着一片澄澈,反倒是彻底平静下来。

    “就算是这样的你,也不敌神器。”

    花山院铃音将长剑送回剑鞘之中,随后短剑轻巧地舞了下,以高明的手法藏入袖中。

    最后,她将右手按在左腰,严肃而庄重地咏叹着:

    “以花开院之名,此剑必不空回!”

    平静而柔弱的声音,在逐渐平息的和风中传出很远。

    白光依旧,每一寸土地之上,都有着细微的流光在跳跃。

    那是活跃的咒力,在自行地驱逐着异气。

    缓缓上前几步,少女踏出的步伐,踩在空中,稳稳当当。

    无形的咒力,自剑身之中传递而出,逐渐缠绕着她。

    如水银般沉重稠密,贴附在全身。

    每一步都有着剧烈的咒力碰撞。

    二人的咒力在空气之中,彼此进行着对抗。

    咒力来自于作为神体,被供奉在神社之中,由花开院家崇敬的神剑。

    周围的大地微微颤动。

    空气之中逐渐有着灼热的气息。

    “小生浪迹天涯,略有所得,这一式,观樱雪而得。”

    “退魔!”

    几乎在同时,带着强烈回应的呼啸,好似天空之上传来的雷声红名。

    排开空气,卷起暴风,席卷热浪而来。

    失控的咒力,化作金红色的火焰,吹飞了眼前的一切。

    大地被犁出深深的沟壑,坑底有着焦黑的痕迹。

    原本平静中带着锐利的眼神,被战意完全支配。

    眼底微微有些遗憾,少女强行按捺住心中的不甘:

    “竟然躲过了居合。”

    “居”、“合”二字是对峙双方的互称,是一种在瞬间拔刀不给敌人有隙可乘,进而克敌制胜的刀技。

    这种刀技在日本古代依流派有“拔刀术”、“居相”、“拔合”、“坐合”、“拔剑”、“鞘内”、“利方”等等不同的称呼。

    核心理念,就是以顺雷不及掩耳之速度,瞬间拔刀,直接砍死对手。

    这一招千锤百炼之后,往往第一刀爆发力极强。

    躲不过,就连高手也大概率立刻重伤。

    就在此时,清朗的声音自空中传来:

    “花山院,听我说话!”

    什么?

    正在这么惊讶时,一种被锁定的危机感,让她本能地举起了手中的剑。

    以凌冽的姿态从而而降的少年,扇压三指,扇骨指着她,口中喝着:

    “现在命令你——不许动!”

    他的声音中,绽放着力量,那是更加凌驾于其上的淡淡威严感。

    身体就僵硬了那一刹那。

    接着,她的双手开始颤抖起来,双腿也灌铅一样沉重。

    好似有着巨力移动着她的身躯,不由自主地顿在原地。

    咬紧了牙关,她努力对抗着这种束缚。

    ‘言灵’!

    高位的言灵。

    虽然没有仔细注意,但方才那两句,绝对是言灵没错。

    在言灵的领域之中,万物都有其真正的名字。

    当你知道其真名时,便可驱使它为己所用。

    通俗的说言灵就是交流,并通过交流影响环境,绝对的言灵是愿望。

    古代以来,日本人都十分相信语言的力量。

    他们认为在上古时,几乎人人可以以语言作为一种“咒”来控制自己以外的生物。

    据说能够唤出妖怪真正名字的人便能有控制并将其用之为仆役的能力,即所谓“言灵”。

    守旧或者年长的日本人中,大多数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由父母隐藏起来的真名,一种是日常使用的“假名”,就是出于对言灵的敬畏。

    唯恐被他人知晓真名后丧失自由,或被改变命运。

    这是常人对于言灵的粗浅认知。

    虽不中,但也不远了。

    所谓言灵,是在五十音符中包含了神力,组合对的话,就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而组合错误的话,就会有凶事。

    使用言灵之术时,必须的要件是「施展法术者的声音」,还有「对象」,以及「把施展法术者的声音传递给对象的媒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