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忙碌的日常-《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第(3/3)页

    都是自己人,郭婶子很爽快答应了。

    至于兰花的产后月子餐,王满银也是竭尽所能。

    蛋花小米粥、鲫鱼汤、炖野鸡……他甚至还去食品站买了二斤排骨。

    总之,变着花样。

    第三天时,王满银又提着酒往岳父家报喜。酒瓶上拴着根红线绳,说明自家生的是男孩儿。绑条红带子,则说明是女孩。

    等他登门后,老岳母带着早准备好的鸡蛋、白面、婴儿衣服等物品过来。少平和兰香心痒痒想要早点看到小外甥,也嚷着跟上。

    原本刘二妮想着大女子没有婆婆帮衬着,王满银可能照顾不好。

    不过等看了兰花吃的用的,立刻放下心来。

    好不容易岳母来家里一趟,自然要好好招待。正好剩了一斤多排骨,王满银全部炖上,又炒了一盘地软鸡蛋。

    下午将三人送走,王满银开始洗尿布。

    家里是用卫生纸的,不过尿布同样要备一些。

    接着,兰花又发现小家伙脖子、腋下、关节等地方发红,喊着让他去外边窑面上刮些浮土用。

    现在没有婴儿爽身粉,王满银只能听从吩咐。

    没想到真管用,撒过几次浮土后,小家伙的皮肤就彻底恢复了。

    照看代销点,做饭,洗尿布、挑水……每天杂七杂八的事情不少,他真正体验到新手奶爸焦头烂额的感觉,感觉比在生产队干一天活都累。

    不过看小家伙一天天变着模样,王满银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两口子闲暇下来时,又开始给小家伙起名。

    为此,王满银连字典都搬出来了,挨页翻找。他倒想过很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总感觉没那种味道,要么就是名字太大了。

    最后干脆决定简简单单了事……就叫王磊。

    反正现在不用上户口登记,小家伙自己长大后如果不满意,还可以自己改。

    在家呆了一个星期后,王满银才重新去生产队上工。现在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候,生产队到处缺人手,自己也不好一直请假。

    当然临出门前,他特意在锅里留了饭,而后往灶下捂着一些草沫子,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温。

    半晌兰花饿的话,直接添两把柴火就能吃。

    他刚上工,又被王连顺拦着询问新菌肥推广的事儿。

    去年罐子村二队对比实验效果挺明显的,使用了新菌肥和肥料的庄稼亩产量普遍提高了两成以上。

    所以今年春耕备播,他打算继续做一些。

    结果到现在为止,一直没见供销社有动静。

    “连顺叔,这个新菌肥推广已经结束,恐怕以后不会再有了……”王满银无奈回答。

    王连顺很诧异的问:“你小舅子做的不错,这东西明明有效,咋会不让弄了?”

    “具体我也不清楚,”王满银只能继续含糊其辞。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早有预料。说到底,新菌肥制作条件太复杂,根本不是普通社员能够玩转的。

    所以虽然少安做出了成绩,县供销社也不会再继续推广下去。

    就像很多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一阵风刮过就消失不见了。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红薯下蛋丰产方”,这才是大家关注的对象。

    “那咱们这十几亩稻田咋办,公社里今年不会不让种吧?”王连顺立刻担忧起来。

    他们当初能够种植水稻,主要沾了推广新菌肥的光。

    现在又有新变化,恐怕稻田要出问题。

    王满银也有些说不准。

    按说他们去年送了稻米和草鱼,公社里应该不会反对的。但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想了想,他又开口道:“我前几天去供销社时,听说去年化肥推广很差,所以今年县里准备搞化肥推广试验田,咱们石圪节公社也有试点。不如给白干事说一声,让他争取把这个试点弄到咱们二队,这样就可以继续种稻谷了……”

    去年石圪节公社很多生产队都往田里施过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咋用,以为像施土粪一样,直接丢在庄稼根上。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年干旱。很多生产队根本没有条件进行灌溉,用了肥料和没用一样。要么烧苗,要么被太阳暴晒,肥效大减。

    还有些生产队像吃盐一样,两包肥料撒了几百亩地,能有效果才见鬼了呢。

    不过王连顺真正见过肥料的效果,比菌肥更好,所以听后也没有拒绝。


    第(3/3)页